种质资源是农业科技创新与现代种业发展的物质基础,摸清资源家底是打好种业翻身仗、实现种源自主可控的首要任务。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的意见》(国办发〔2019〕56号),我市于2020年启动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组织对全市7个县(市、区)开展了各类农作物(粮食、经济、蔬菜、果树、牧草)种质资源的全面普查。目前我市提前超额完成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目标任务,取得喜人成绩。

一、加强组织协调,狠抓普查工作落地落实。普查启动前,市农委组织制定《郑州市第三次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实施方案》,明确主要任务、工作措施和进度安排;成立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强化组织,全面负责本市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的组织实施与监督管理;成立由市农科所牵头的,市农科所、蔬菜所、种子站和参与普查的7个县市区农技人员组成的专家普查队伍,密切配合,及时协调推进各项任务落实。自2021年普查与征集工作全面开展以来,全市共组织开展农作物种质资源工作推进会3次,举办资源调查与征集工作技术培训5次,组织专家成员下乡调查200多次,参与调查群众5000多人次。

二、发动广泛参与,推进普查工作深入开展普查过程中,项目组一是制作展板和条幅,不漏一处,在资源可能分布区张贴悬挂,利用各乡镇信息平台集中推送信息,广泛宣传,扩大影响,广泛发动当地群众积极参与。二是充分利用专家团队技术优势,科学严谨鉴定每一份调查资源,为调查工作顺利开展建立了良好的工作机制。三是利用农闲时间深入乡村农户和老农业科技参与者中去宣传国家政策,讲解种质资源系统调查的重大意义,吸收有意愿的乡贤和老农人参与进来,作为联络人协助开展工作。这些人员的参与有力推动该项工作深入细致的开展,为深入挖掘本土、古老、野生及濒危农作物资源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在调查中工作中,专家组在荥阳市索河街道办事处槐树洼村走访80多岁的老人李天成,他对农业怀有深厚的感情,经常去全国各地引进一些优良品种在当地驯化推广,自己开展小麦育种,繁育出万山系列小麦品种3个并在当地推广,最早引进冬桃在当地推广,现已形成万山冬桃地方品牌。他对当地的野生及本地桃、杏、梨、柿、核桃等果树的分布及特性了如指掌,如数家珍,这为在当地开展调查工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三、锚定目标任务,确保普查工作取得实效通过普查,基本摸清了我市各类农作物的种植历史、栽培制度、品种更替、社会经济和环境变化、种质资源种类、分布、多样性及其消长状况等基本信息,以及重要农作物的野生近缘植物种类、地理分布、生态环境和濒危状况等重要信息。在普查基础上,对农作物种质资源丰富的荥阳市进行种质资源系统调查,抢救性收集了各类栽培农作物的古老地方品种、种植年代久远的育成品种、重要农作物的野生近缘植物以及其他珍稀、濒危野生植物种质资源。新密市在本次种质资源普查中发现的“超化大蒜”在2021年被评选为“河南省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十大重要成果”,为下一步利用和开发本地特色资源、打造资源品牌打下良好基础。截止2022年9月30日,郑州市7个县市区共普查收集资源225份,完成率107.14%;到2022年11月30日,系统调查荥阳市种质资源107份,任务完成率133.8%。农作物种质资源实际移交数占目标任务107%,进度居全省各地市第一位。

hetu2 hetu3